记者的流失——新闻业衰落对于公关意味着什么
新加坡报业控股大规模裁员,传统媒体行业的前景日渐黯淡,公关人士是时候开始培养自己的新技能了。几个月前,当媒体行业巨头新加坡报业控股裁掉 230 名员工时,新加坡公关行业集体倒抽了一口凉气。虽然裁员的利斧砍遍了各个部门,但是绝大部分失业来自于新闻编辑室。它为新加坡三大报纸(《海峡时报》、《商业时报》和中文《联合早报》)的大批老员工们敲响了警钟。
事后,我在 WhatsApp 上的业内朋友圈热闹了好几天。一位朋友说:“我们被要求推迟投放新闻稿,静候通知。”另一位朋友开玩笑说:“我们没法做媒体关系了,因为连记者都没有了”。
行业
正在衰退
新加坡的媒体行业就像这个国家一样——小,非常小。全国的普通印刷和广播媒体大多数由两大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之一主导。B2B 行业媒体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将新加坡视为地区内容中心,几乎涵盖了可以想见的每一个行业。但是由于广告收入不断缩减,他们也与新加坡报业控股一样,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幸的道路。
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只不过是全球趋势的一种反映罢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报纸雇用的记者人数仅为 15 年前的一半。
澳大利亚新闻业裁员研究项目 New Beats 估计,自 2012 年以来该国总共消失了 3000 个新闻工作岗位。印度是唯一的例外,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付费报纸,而且整体发行量也在不断增加。新加坡报纸的广告收入和发行数据急剧下降意味着裁员不可避免,所以这不是裁不裁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裁的问题。
除了显而易见的节约成本之外,裁员也反映了新闻业以及公关行业的发展变化。由于移动化的发展,受众消费内容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上班族在捷运上阅读和熟练折叠报纸的现象现在几乎看不到了。与此同时,拥挤的人群将视线粘在各自智能手机屏幕上的现象却已变得无处不在。
连带效应
显然,衰退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国家或行业。快节奏的公关行业已然呈现出山雨欲来之势。虽然这种规模的裁员绝非是一件好事,但其积极意义在于,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更加有效的受众沟通方式,从而扩大品牌的营销资金并带来真正的业务影响。此外,公关人士可以借此机会开始培养自己的新技能。这种衰退将慢慢地迫使我们学习像消费勘察和营销自动化这样的新技能,而不是弄出另外一篇超负荷工作的记者在打开收件箱时都懒于点开的新闻稿。
媒体在我们的工作中将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品牌能够直接与受众沟通,因此关系的性质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以影响者营销(Influencer marketing)为例:我们在制定公关方案时总是会考虑付费社交媒体。当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和准确地对受众进行细分和定位时,这种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其中也有一个问题:你可能需要再次向你的父母和朋友解释公关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以及你到底是做什么谋生的。
尘埃落定尚需几个月时间,所以我们只能静观事态如何发展。到那时,我们所熟知的公关肯定不会终结。事情仍将继续发展变化,但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变革,行业就会保持冷静并继续前行。
More on these subjects
International Media Relations
Posted by
Cheryl Tan
on June 21, 2018
Share on![]() ![]() ![]() |
Activity
by Topic
CommsTech工具
内容策划
EMG Community
Events
Industry Trends
遍布全球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Media Relations
Social Media
传播策略
Activity
by Industry
Activity
by Date